苏州
[切换]
  1. 北京
  2. 广州
  3. 天津
  4. 上海
  5. 武汉
  6. 苏州
  7. 其他

京珠 雅马哈 卡瓦依 原装进口

我的订单 0

全部商品分类

    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钢琴乐谱 » 正文

关于大提琴声音的联觉和类比

我上课常举些粗俗的例子,仿佛还颇受好评。


作者 |  吴临风


最近我有一个心得:课上不要总问孩子“明白了吗”:音乐本来就是个超越语言的、高级的表达方式,而“明白了”则是个比较低级的沟通成果。教音乐的时候,总问明不明白,有点像请人吃美食,却总问人“吃饱没有”一样。
我倒觉得,不如多问问孩子“感受到了吗”。我心目比较好的课堂成果,是“家长明白了,孩子感受到了”。
而为了让孩子有所感受,可以多用“联觉”的方法:把听觉和视觉、味觉甚至触觉联系起来。我们平时对声音的很多描述,都暗藏着联觉,例如常说的“甜美”“温暖”“干净”等。
我没做过深入的调研,但直觉告诉我,孩子的联觉能力比大人强。今天就分享几个我常用的联觉类比。



我有时候会用绘画作比。

音高=颜色
把do按成si,就是错音,就是该用红色颜料却挤出了黄色。
音按不准,就是颜色脏了,类似于盘子没洗干净就挤进了新颜料;音低了,就是之前的黑颜料没洗干净;音高了,就是之前的白颜料没洗干净。

节奏=形状
例如一拍是个正方形,两拍是个长方形,三连音应该是三个同等大小的长方形。
有时候也用饼状图举例子,例如三连音就是奔驰车标,四个十六分音符就是宝马车标(两个八分音符的话,就是老版的比亚迪车标)。
每个音符内部的强弱变化,则是形状的细节变化。例如我们常说的“枣核型音”或“水滴型音”,就是在一个长方形内部的宽窄微调。如果一个音符拉得没有强弱变化,就是单调的黑体字,一笔之内,宽窄相同。

音色=笔触
靠近指板演奏,会出现毛茸茸的音色,类似于毛笔蘸上加多了水的水彩颜料,边缘是晕开的。靠近琴码演奏,则会出现比较硬的音色,类似于马克笔在白板上留下的笔记,边缘是分明的。
慢弓速的演奏,像是粘稠的、没调开的颜料,浓墨重彩;快弓速的演奏,则像是冲稀后的颜料,云淡风轻,一笔带过。

绘画我毕竟是外行,例子举得不咋专业,也未必贴切。吃饭我是认真学过的,所以有时候用吃饭做饭举例子,也有不错的效果。
例如,一个句子是一道菜,手是备料,右手是烹饪方法。
如果把音按错,就是准备错了原料,例如该做西红柿鸡蛋,却备了茄子和鸡蛋。如果音按不准,就是原料不够新鲜,自然难做出好菜。如果一个音的时值发生错误,就是原料的分量多了或者少了。
但仅仅把音找对、按准,并不一定能保证菜做得好吃,因为右手负责的烹饪方法也很关键。再好的原料,交给一个不在乎烹饪方法的厨师,都难以做出好味道。
很多在音乐上表达感情的手法,都可以在烹饪里找到(也许有些牵强的)对应物。例如我不太喜欢在演奏中加过多的揉弦,就会跟学生说,这就像在每一道菜上都淋香油一样,多了会腻。

注重联觉的训练,可以提高感受和表达能力。在课堂上,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,将不同感官的体验融合起来。这对综合全面开发学生的脑力,很有益处。
想租多久,租多久
不想用,随时退
品牌琴、有保障
型号多、选择广
租转购,免租金

柏通琴行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码轻松下单